学校举办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专题培训会
发布时间:2025-03-24 15:0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及全国教育大会关于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战略部署,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能力,构建数据驱动、人机结合、跨界开放的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新生态,​3月21日下午,由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教务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共同主办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专题培训会”在大学城校园教学楼报告厅举行。此次会议特邀高校教育技术专家、行业领军企业代表以及校内教学骨干共同参与,通过专题报告、案例展示与互动交流等形式,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教学创新发展的新路径。会议由人力资源部部长姚华刚与教务部部长李晓菁共同主持,副校长肖炜出席并致辞,200余名教师参会学习。培训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同时在中山校区、云浮校区、附属医院、各合作共建、合作办学医院设视频直播分会场。

肖炜指出,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教育生态,如何将其转化为教学提质增效的“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高校改革的重要课题。他强调,学校作为医药特色高校,需主动顺应技术变革潮流,以“智慧教学”赋能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动教师角色从“知识传授者”向“智慧引领者”转变,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他对教师提出三点期望:一是以“求知若渴”的态度积极拥抱变革;二是结合学科特点探索AI应用场景;三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守护教育边界,技术越先进,越要彰显教育的人文关怀。


华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胡小勇教授以《何以新质为师:智能的教,还是智慧的教?》为题,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核心竞争力。胡教授指出,尽管技术工具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效率,但“智慧教育”更需回归教育本质,即作为引路人去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他强调,教师应在工具使用与人文关怀之间寻求平衡,成为“人机协同”的设计者,而非技术的被动使用者。胡教授提出的智能教育提升效率、智慧教育守护人性的观点,引发了与会教师的广泛共鸣,为教育工作者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角色定位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教育医疗行业解决方案总监叶挺,分享了华为在AI领域的成功应用案例,阐述了人工智能如何助力教育与医疗系统高质量发展,提出华为在AI+教育方面的思考,包括构建通用与专用场景AI数据集,本地模型训练推理并接入IT应用等,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


翼鸥教育副总裁王晓平提出创新性的“人-知识-AI 共生”三维模型,主张教师专注于创造性教学,AI负责标准化工作,知识体系通过动态交互持续进化。王晓平以多模态AI 板书、无界教室等为例,阐述了其如何助力打造“轻负高质” 课堂,为教育领域探索人、知识与AI协同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

我校基础医学院张黎副教授,分享了自己在系统解剖学课堂中运用AI教学的探索及感悟。通过AI技术,成功突破了传统医学教学在时空与资源上的限制,大幅提升了教学效率。这一创新模式还可实现跨校区、多校区同步授课,为医学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极具价值、可广泛复制的校本经验。


本次培训会聚焦AI技术与医药教育的深度融合,旨在激发教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趣与热情,鼓励全体教师探索 AI与课程教学的结合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质动能”。会后,教师们热情高涨,表示将积极探索AI技术在教学和科研中的应用,以“智慧”引领“智能”,助力培养符合健康中国战略需求的复合型医药人才。未来,广东药科大学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数字化改革,以新质教学能力赋能高水平大学建设。